行業動態
轉鼓指數和抗磨指數,英文名:tumbler inclex and abrasion index
用以判斷鐵礦石以及燒結礦和球團礦機械強度的最重要指標。 測定方法是把試樣放在一專門的設備內進行滾動撞擊, 經過一定時間的試驗后, 對試樣進行篩分, 以某粒級的篩上物量和篩下物量來衡量它們的抗沖擊和摩擦的能力。 鐵礦石(包括燒結礦、 球團礦) 在裝卸、 運輸、堆存、 裝爐及爐內布料和下降過程中受到摩擦、 碰撞和沖擊作用而產生一定數量的粉末(粒度小于 5mm) , 影響了高爐內料柱的透氣性和煤氣的利用效率, 還會增加爐塵的數量, 因此對它們的機械強度有嚴格的要求。 轉鼓指數和抗磨指數就是衡量其機械強度的指標。
世界各工業國家常用的檢驗方法有以下幾種: (1) 國際標準(ISO) 方法。 國際標準化組織于 1985 年頒布的 ISO3271—1985 轉鼓試驗方法。 此方法采用ф 1000mm×500mm的轉鼓, 鼓內設兩塊高 50mm 的提料板(圖 1) , 試樣粒度由 40~25mm, 25~16mm、 16~10mm3級按比例配成(球團礦試驗粒度為 40~6. 3mm) , 試樣量 15kg, 以 25r/min 的轉速旋轉 200轉, 以轉后大于 6. 3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轉鼓指數, 并以小于 0. 5mm 粒級質量百分數作為抗磨指數。 這一方法綜合了世界各種方法的優點, 有較好的代表性, 試樣量適中, 操作較細致, 試驗結果的穩定性、 重現性較好。
(2) 德國米庫姆(Micum) 方法。 采用ф 1000mm×1000mm 轉鼓, 鼓中裝設 4 塊高 100mm、90O 間隔均配置的提料板, 試樣粒度 40~10mm(球團礦 25~10mm) , 入鼓試樣量 50kg, 以25r/min的轉速旋轉100 轉, 轉后以大于 10mm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轉鼓指數, 以小于 2. 5mm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抗磨指數。
(3)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(ASTM) 方法。 采用ф 914mm×457mm(ф 36in×18in) 轉鼓, 兩塊提料板高度各為 50. 8mm, 試樣粒度為 50. 8~19. 1mm、 19. 1~12. 7mm、 12. 7~9. 5mm 3級(球團礦為 38. 1~6. 35mm) , 試樣量 11. 3kg, 試樣以 25r/mm 的轉速在轉鼓內旋轉 200轉, 以轉后大于 6. 35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轉鼓指數, 以小于 0. 595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抗磨指數。
(4) 日本工業標準(JIs) 方法。 采用ф 914mm×457mm 轉鼓, 提料板兩塊, 高為 50ram,
以 25r/min 的轉速旋轉 200 轉, 入鼓試樣粒度為 50~10mm(球團礦試樣粒度為大于 5mm) , 試樣量 23kg, 以轉后大于 10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(球團礦為大于 5mm 的) 作為轉鼓指數, 以小于 0. 5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抗磨指數。
(5) 魯賓轉鼓方法。1977 年以前蘇聯使用的方法。采用 1000mm×600mm轉鼓, 3 塊高250mm的提料板以 120。問隔均勻配置。試樣粒度 150~25mm, 試樣量 20kg, 試樣在轉鼓內以 25r/min的轉速旋轉 100 轉后, 以大于 5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轉鼓指數。 1977 年以后, 蘇聯開始實行新的轉鼓方法標準, 新方法的轉鼓為ф 1000mm×500mm, 試樣粒度為 50~10mm, 試樣量 15kg, 以 25r/min 的轉速旋轉 200 轉, 以轉后大于 5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轉鼓指數。
(6) 中國國家標準方法。 中國國家標準 GB8209—87 規定了燒結礦和球團礦的轉鼓強度的測定方法, 用ф 1000mm×500mm 的轉鼓, 試樣粒度由 40~25mm、 25~16mm、 16~10mm 3級按比例配成, 試樣量 15kg, 以 25r /min 的轉速在鼓內旋轉 200 轉, 以轉后大于 6. 3mm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轉鼓指數, 以小于 O. 5mm 粒級的質量百分數作為抗磨指數。 1988 年以前中國使用的冶金部頒標準(YB421—77) 與魯賓轉鼓方法基本相同。
各種轉鼓試驗方法大同小異, 各種方法的結果之間都有良好的線性關系(圖 2) , 但 ISO標準的方法最為合理和代表性較好, 適合國際間交流, 這一方法在世界上使用的也較多。